第(2/3)页 “什么啊,真不好玩!”京京抱怨道。 几岁的孩子不清楚生命的概念。 不了解生与死,不明白为他人着想和同理心,比起痛苦更能体会到天真而残忍的快乐。 他们扔下了血迹斑斑的“玩具”,从另一条甬道离开。雪花飘落,落在眼睑上的冷意慢慢让缩在墙角的乔屿舒缓下来。 她刚才一直张着口,想要喘息,却只会吐气,不会吸气,就仿佛有人扼住了她纤细的脖颈,阻断了“活着”的通路,于是耳朵被爆鸣堵塞,心脏怦怦直跳,手脚全都使不上力气,甚至血管里的液体也变得寒冷。 也就是从那天起,乔屿知道了什么是“死”。 当一个活着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持续不断地变得黯淡,他、她、它就是要死了。 当他们的声音彻底变得比夜晚还要黑,然后消失的时候,他们就是真的死了。 紧接着乔屿进一步明白了两个概念。 让其他人或动物声音变黑的,是坏的,是不好的——她在还没有学会“绝望”和“痛苦”这两个词汇之前就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它们的含义,那么,在这个年仅四岁的小家伙的脑子里,她自然而然地认为“不能让别人也有这种感受”。 所以欺负别人和小动物的,是坏人。 与之相反的,是好人。 尚不及垂发之年,已能辨善恶。 若是让现在一些正为自家孩子的暴力任性举动而头疼苦恼的家长们知道了,还不知会怎么羡慕。 他们会想,这孩子多么懂事,多么乖巧,养起来又是多么省心。 想要收养乔屿的人家也这样想。 幼年缺乏父母亲人关爱的小孩子,要比同龄人更为敏感脆弱,他们的“自我中心”和被娇生惯养孩子的“自我中心”是不一样的,同样是自私,前者是基于“我缺少,所以我更贪婪,更害怕失去”,后者却是认为“我天生就该有这些,所以给我更多”。 于是来到孤儿院的大人们有不少人一眼就看中了乔屿。 是个女孩,长相伶俐可爱,安静不吵闹,很有礼貌,还会主动给人倒水,只是有些害羞和内向,问题不大,反而更惹人怜爱了。 他们蹲下来问乔屿:“你愿意和我们回家吗?” 彼时乔屿已有七岁半,但依旧小小的,无措地看着大人们伸出的手。 第(2/3)页